我們口中不斷述說的故事、刻畫的人格都是我們的先入為主,而我們的先入為主是塑造我們所處之現實的唯一原因,和他人沒有關係。比方說,如果你經常和伴侶因為對方不做家事而爭執,有可能是因為你已經先入為主將對方的角色設定為『不喜歡幫忙』、『懶惰成性』等人格特質。也許你會說,我已經和這個人相處十幾年了,他就一直都是這個樣子,怎麼可能改變?那也只是因為十幾年來你一直給他一樣的角色設定而已。
或者你認為你的上司對員工態度苛刻,那也是因為你先入為主的如此認定 —— 會導致你如此認定的原因並塑造出這個現實的可能性有很多,有可能是因為你剛進公司時同事就都告訴你主管有多機車,造成你先為主管設定了那個面向。也有可能是因為你自己本身在成長過程中曾經被父母親或以前的老師苛刻對待,但你一直沒有處理那個結,導致那樣的能量囤積在你的磁場裡,進而不斷在你生活中重演。
3D世界的人類有個通病,就是覺得自己要先達到了某個目標、得到了想要的人事物,才能感覺好。不少人在和家人、朋友講出夢想時,被講「做夢」和「想像力豐富」是不切實際的,或馬上被那些「達到夢想必須要採取的步驟」擊敗。
但3D世界的人類不知道的是,所謂「過來人的路」或「別人的經驗」只是抵達理想現實的一種方式,如果我們一心一意的要複製別人的經歷,反而是限制了各種可能的、更適合自己的走向。
「人因夢想而偉大」這句話不是空穴來風 —— 當我們將想像加入感覺,並將自己的狀態hold在那個點上至少17秒鐘到1分鐘,我們便製造了足夠的動量讓自己往夢想的方向前進。
——
一個多月沒發文,先用新文章跟大家say hi。這是我在 有意識生活 x 轉變人生 社團裡和成員討論過的內容延伸。
這些日子來我的生活發生什麼事,大概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完的。簡單來說,這一個月大概就是搬了家(還是在烏布)、重新正視釐清自己跟音樂的關係、投入新的人生熱情,然後刪了臉書好友快400人。
是整個能量場大掃除。
不過最主要是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減少輸出(output)的時間,給自己很多輸入(input)的空間,並為靈魂做升級,同時也對 #吸引力法則 #進入理想現實 有了另一個level的體驗。上個月跟在紐約的好友K視訊,他笑說搬來峇里島這一年,我大概過了五種不同的人生,我的確也覺得好像換了五種不同版本的自己,也當然每一次的更新都是更真實的自己。
Anyways, 先看文吧。這陣子到底發生什麼事,我知道會在未來文章中慢慢透露的。